佳兆业未来时代大厦
- 1室、2室 | 40-61平米
- 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如意路与大运路交汇处西北侧
近日,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《深圳市龙岗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(2021-2035年)》(草案)(以下简称规划)公示。
规划显示:
● 龙岗区到2025年,基本建成现代化国 际化创新型的深圳城市东部中心。2035年,建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。
● 龙岗区规划常住人口425万人;规划管理服务人口510万人。龙岗区未来将形成“一芯两核多支点”的城市发展格局。
● 龙岗区将增加住房供给 ,2035年龙岗区规划新增居住建筑量不低于3940万平方米。居住与就业空间协调发展,与轨道交通站点建设、 公共服务配套规划密切对接。 在就业集中区增加 住房供给,促进产 城融合。
● 教育设施方面,龙岗将完善国际大学园配套,保障高等教育、职业教育资源供给; 增加公办高中学位供给;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,高质量办好学前教育。
● 龙岗还将高标准建设深圳科技博览中心、深圳第二音乐厅、深圳第二少儿 图书馆等市级重大文化设施,打造国际文体活动交流中心, 东部文化地标。
● 交通方面,东西布局厦深、深汕、深河三条高速铁路,南北布局广深铁路,打造“西联 东进、南北通达”的铁路网络。高标准建设龙岗区“2+4+2+2” (全国性-区域性-城市级-片区级)十大枢 纽体系,实现各级枢纽与城市空间的融合,高效服务居民出行。
发展目标:
2025年,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的深圳城市东部中心。
2035年,建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。
2050年,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 程中走在全国前列, 成为竞争力、创新力、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区。
城区职能:
深圳东部区域的综合性服务中心、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高地和绿色低碳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、国际合作高等教育和文化体育交流中心。
发展规模:
规划常住人口:425万人;规划管理服务人口:510万人。
空间统筹 确立保护开发格局:
融入区域协同格局,构建“一环一带八片多廊”的生态安全格局,形成“一芯两核多支点”的城市发展格局,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 细化规划二级分区。
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:加强国际高等教育合作办学,深化深港科创产业合作。发挥深圳国际大学园的“智核”作用,主动引入香港的科技创新资源,推动龙-港在智能智造、生物 医药、新材料等领域的合作。
先行先试推动深圳都市圈区域协同合作:推动深莞惠一体化发展。建设以“平湖+观澜+凤岗+清溪+塘厦”为载体的产城协同一体化发展试验区,与龙华共建面向深圳都 市圈北部的综合服务中心。 与惠阳、大亚湾地区形成产业联动、交通紧密、配套齐全的协同发展格局。
加强与深圳其他各区联动发展:主动融入深圳都市核心区,支撑核心区扩容提质。 加强与深圳东部各区协同联动,深化引领深圳东进战略。 加强与深圳西部各区多方互动,引领深圳东西两翼均衡发展。 探索与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创新协作模式。
“一环”:龙岗生态屏障绿环。依托马峦山、梧桐山、鸡公山、神仙岭等山体,串联清林径森林公园—松子坑 森林公园等区域生态绿地。
“一带”:清林径水库-梧桐山生态保育带。作为市级重要生态保育带,承担区域生态系统连续性功能。
“八片”:八片区域性大型绿地。包括清林径森林公园、荷坳森林公园、黄竹坑森林公园、松子坑区域绿地、甘 坑生态公园等,是维持区域生态功能的重要节点。
“多廊”:生态绿廊和河流廊道。包括龙口水库-松子坑郊野公园等重要生态绿廊和梧桐山河等重要河流型廊道, 承担联通重要生态绿地的功能。
一芯:高标准建设“湾东智芯”。发挥深圳国际大学园的源头创新优势,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,加快布局重大基础研究平台及产 业创新载体,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支撑平台。
西核:高品质建设信息数字核。整合平湖中心、坂雪岗科技城、甘坑新镇三 大片区,提升区域综合服务能级,高品质建 设信息数字核。
东核:高水平打造低碳智造核。整合东部高铁新城、宝龙科技城、国际低碳 城,充分发挥高铁枢纽效应,高水平打造低 碳智造核。
多支点:整体规划、有序建设“两镇两城两谷”——云创小镇、龙园客韵文创小镇、布吉新城、阿波罗未来产业城、清林绿谷、横岗光学智造谷,形成全域平衡、功能协同的多点支撑格局。
永久基本农田红线2.1144平方公里,耕地保有量2.2767平方公里;生态保护红线47平方公里;城镇开发边界253.56平方公里。
细化规划二级分区
增加住房供给 , 2035年龙岗区规划 新增居住建筑量不低于3940万平方米。
完善住房供应体系的要求,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。
居住与就业空间协调发展,与轨道交通站点建设、 公共服务配套规划密切对接。 在就业集中区增加住房供给,促进产城融合。
持续改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、街区居住环境、建筑安全性能、房屋使用功能等,提升人居环境品质。
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构建“市(区)级—地区(街道)级—社区级”三级公共服务中心系,建立多层级、全覆盖、强保障、有特色的公共服务网络。
教育设施:完善国际大学园配套,保障高等教育、职业教育资源供给; 增加公办高中学位供给;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,高质量办好学前教育。
医疗卫生设施:健全均等优质的医疗服务体系,推动专科医院建设,加强妇女儿童健康保障,完善社区医疗设施建设。
文化体育:高标准建设深圳科技博览中心、深圳第二音乐厅、深圳第二少儿图书馆等市级重大文化设施,打造国际文体活动交流中心, 东部文化地标。
福利设施:满足多层次、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。 优化儿童福利院、救助站等其他福利设施配套,形成更加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。
落实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“1+7+N”创新空间格局,以“创新走廊+创新园区”为载体整合龙岗产业空间组织模式,形成重点突出、高效协作、多样化与特色化并存的“一核、一廊、 两区、多组团”产业空间布局。
一核:科教智慧核心。以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为核心,打造以国际化高等教育为引领,产学研一体化的区域创新智核。
一廊:深莞惠科技产业走廊。以布澜路-北通道-水官高速、宝龙大道-沙荷路为空间载体,建设全区重要的科技产业走廊。
两区:产业集中承载区。坂雪岗科技城创新集中承载区和宝龙科技城集中承载区。
多组团:产业功能组团。平湖中心、云创小镇、甘坑新镇、阿波罗 未来产业城、横岗光学智谷、清林绿谷、 国际低碳城。
保持合理的工业用地比例和规模:推动工业用地适度集中和高效利用,到2025年,保持工业区块线范围基本稳定;到2035年, 工业用地面积适度增加,预留必要的发展空间。
提升产业空间供应质量:结合“一芯两核多支点”空间结构,推动产业用地提质增效,高品质供给未来产业空间载体。
促进产城融合发展:遵从产业和人的发展规律,以合理稳定、多样开放的城市空间供给,满足产业不断升级的空 间需求,实现产、城、人的空间匹配、时间协同。
提升对外铁路通道能力:东西布局厦深、深汕、深河三条高速铁路,南北布局广深铁路,打造“西联 东进、南北通达”的铁路网络。
加快构建城际轨道体系:加强龙岗区城际铁路与粤东北、临深地区等重大交通枢纽的连接,支撑全市建设“轨道上的1小时深圳都市圈” 。
完善铁路客运枢纽体系:高标准建设龙岗区“2+4+2+2” (全国性-区域性-城市级-片区级)十大枢 纽体系,实现各级枢纽与城市空间的融合,高效服务居民出行。
对外: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高速路网体系,提高与机场、口岸、港口等区域枢纽的连通度。
对内:优化龙岗区内部路网微循环,保障居民出行 畅达。
满足居民多元化、全方位的公交出行需求,提升居民公交出行品质,推动公共交通绿色低碳发展。
构筑城市慢行系统与公交系统、绿道系统的有机联系, 实现全龄友好出行。
以一套3000万的豪宅为例,以前要收5.3%的增值税,全额高达159万,现在和普宅一样,证满两年,就可以享受免征。
FEATURED GOOD TEXT
RECOMMENDED ROOMS
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
请升级您的浏览器: Internet Explorer11 或以下浏览器: Firefox / Chrome / 360极速浏览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