佳兆业未来时代大厦
- 1室、2室 | 40-61平米
- 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如意路与大运路交汇处西北侧
前段时间,一条消息在微博同城引起热议:
很多人说:在深圳过夏天,空调只敢开到27度;加班无所谓主要空调是免费;温度没过35℃坚决不开……
就像跟地下室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北漂一样,对于千万深漂来说,城中村就是人们心口上的朱砂痣,却沾了些蚊子血。
住城中村是为了有更多钱去提高生活品质,但连夏天的用电自由都做不到。
据统计,截止2020年底,深圳市常住人口为1700万,实际人口超2000万,租房人数超过1800万,其中1100万左右住在城中村;每天出入摩登写字楼的都市白领,有70%都住在城中村。
日常忍受的是“拥挤”、“涨租”和“开门见床”,时常与“房东”、“噪音”、“蟑螂”斗智斗勇,每天都在“创业”和“回老家”、“减肥”和“猪脚饭”中左右为难,时刻将“便宜”、“省钱”、“存钱”的“搞钱”思想贯彻到底……大众眼里高收入的深圳人,生活得真有这么狼狈?
近期,珊瑚数据对深圳市8个行政区(除盐田区与大鹏新区)的20个城中村,3000余名整租租客发起了一次“2021年深圳城中村租住水平情况调查”(下称《报告》),采集到有效样本3074份,其中90后(29.9%)和80后(36.2%)占比最多,平均年龄为38.1岁,超9成(92.3%)以上的居民的居住时长超过 1 年。
年入百万?
你可能对深圳人的收入有误解
在深圳本地的社交网络中,看见最多的凡尔赛动态be like:
蛾厂互联网民工,180腹肌体育生,这都被你看出来我月薪30k了
00后,百万主播,人在福田,刚下飞机,自提了Rolls-Royce送闺蜜
985刚毕业来深圳,现居深圳湾9号,求推荐5k左右的耳机
起初看到这样的话,大多数人都是莞尔一笑,往上划走,但在见过昂贵餐厅门口排着的长龙,品牌店里光鲜亮丽的男男女女,还有供不应求的高价楼盘之后,难免让人的三观产生动摇。
实际上,所谓的“人均985年薪上百万”都是「被」平均出来的,据珊瑚数据统计,深圳城中村居民月入两万以上的人,占比只有1.03%,84%的人月收入在1万元以内。
也就是说,你的每10个城中村邻居,8个人的收入都没有过万。
不可否认,深圳确实有高收入的精英存在。
但更多的人更像是64岁的宝安区阿婆那样,没有老广的早茶,没有东北的鸡架,也没有全国统一的广场舞,每天都在尽全力生活。
房是租的
生活也不一定是你的
生活生活,并不是活着就行了。
如果把一个人的生活幸福度与其所居住的房子关联起来,TA在租房上的支出占收入的比例越大,那么生活的幸福度就越小,我们可以把这种房租收入比称为“房格尔系数”。(即租房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)
专家认为,房租收入比在25%以内,生活起来就会很轻松;25%-30%就会牺牲部分爱好去平衡支出,但也在可承受的范围;超过30%这条“幸福分割线”,则能感受到明显的居住压力。
市场上曾有平台统计过,深圳全市的“房格尔系数”为51%(深圳商品房房格尔系数),仅次于北京,意味着深漂们每个月工资的一半都是给房东的,现实情况当真如此吗?
作为在深租房的最大团体,沉迷搞钱的城中村深漂们显然不会甘愿为房东打工。
珊瑚数据《报告》显示,超90%的城中村居民月租金在3000元以内,其中801-1600元租金范围的租房群体最多,占比40%,甚至还有16%的人租金不到800元。
这样算来,深圳城中村的平均房租收入比为21%,恰好处于“轻松线”内,比全市“房格尔系数”低了整整30%!
压缩房租收入比,还得看深漂的。73%的城中村居民都把房租收入比控制在“30% 幸福分割线”以内,仅有4%的人群房租收入比超过了50%。
可以说,深圳城中村拉低了全市的整租自由门槛。
分区来看,福田、罗湖、南山和龙华区由于汇集大量工作热点区域,平均租住成本高于全市平均水平,其他区域均低于平均线。
其中,南山区城中村居民最高的房租收入比为89%,几乎在租房上贡献了所有工资,如果不是刚毕业的学生,那一定就是“声名远扬”的三和大神(也不排除体验生活的富二代)。
4月下跌最高的片区是洪湖片区与百仕达片区,目前洪湖片区挂盘均价为5.8万元/㎡,百仕达片区均价则为5.6万元/㎡,两片区跌幅都为2.1%。
FEATURED GOOD TEXT
RECOMMENDED ROOMS
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
请升级您的浏览器: Internet Explorer11 或以下浏览器: Firefox / Chrome / 360极速浏览器